[ ā,ē,a ]
读音:ā,ē,a
拼音:a,e,a
简繁:阿
五笔:BSKG
五行:暂无
部外:暂无
五笔:BSKG
笔画:7画
吉凶:吉
仓颉:NLMNR
结构:左右
郑码:YAJ
四角:71220
区位:1602
统一码:963F
异体字:
英汉互译:prefix for people's names,used in transliteration
笔顺: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横、竖、横折、横、竖钩
笔顺演示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284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342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内容来源于:www.13xx.cn
阿姓主要源自:姬姓。
阿(姓氏),多音字。读音作kē(ㄎㄜ),亦可读作ē(ㄜ)、ā(ㄚ)。
ē 音源流
阿姓起源一
出自商代伊尹之后,以官名为氏。据《管子·地数》称伊尹“善通移轻重、开阖、决塞,通于高下徐疾之□”。他辅佐商汤先后灭掉葛、韦、顾、昆吾等方国,最后一举灭夏,建立了商王朝。伊尹被商汤尊为“阿衡”(相当于宰相)。其支孙有的以祖上官职为荣,遂以阿字为姓,称为阿氏。
阿姓起源二
出自南北朝时鲜卑族复姓、三字姓所改。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阿贺氏、阿伏干氏,入中原后随汉俗改为阿氏。据《魏书·官氏志》载:“阿伏于氏,后改为阿氏。”这是孝文帝十 九年(495年)迁都洛阳后的事。在孝文帝正式下诏前五六年的太和十二、三年(488-489年)阿伏于(或称阿伏干)这一少数民族姓氏就自行简化作阿了。这种简化便成了后来孝文帝正式改姓的依据。
ā 音源流
阿姓起源一
源自蒙古族,大部分在青海省境内,姓取自以阿开头为名的祖先,本来生活在内蒙草原,后辗转迁至宁夏,南京等地,最终于明万历年间随柴国柱(柴总兵)迁至西宁卫境内(今青海省大通县)。由于当时是阿氏两个兄弟在为柴总兵负责管理马匹粮草等物资,所以柴总兵让其分开驻扎在两个地方。一个离柴总兵驻所(大通县柴家堡村)近(即大通县黄家寨镇阿家台村),而另一个相对较远一些(即大通县朔北乡阿家堡村)。经过四百多年的繁衍,两兄弟的后人已经成为两个单独的村落,即大通县朔北乡阿家堡村和大通县黄家寨镇阿家台村。而到今天青海省境内很多地方都能找到阿姓后人,如大通县黄家寨镇下陶村和湟中县上五庄村等地。
阿姓起源二
出自回族,以经名为氏。在中国回族中,以“阿”音起头的经名很多,这是形成阿姓的来源之一。如在元代的官员中就有阿刺浅、阿刺瓦而思、阿里罕、阿思兰、阿葩实、阿都赤、阿都刺、阿里、阿合马等几十人。在明代,还有回回天文学家阿答兀丁、阿都刺等。一些回回人将与阿无关的经名改为阿姓的也有。如清代内务府回回人海里玛,后改阿姓,遂成为了回族阿姓的又一支。阿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阿姓起源三
姓出自满族姓氏:在中国满族中,也有很多以“阿”音起头的姓,在改汉姓(几乎没有满族人用满姓了)的时候大多直接改为阿,改为阿姓的满族老姓包括:巴尔拉氏、乌扎库氏、阿哈觉罗氏、阿塔穆氏、阿喇氏、阿尔布氏、阿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其格查依尔氏(鄂伦春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kē音源流
阿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王室辅弼大夫阿者,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阿者,亦称可者,是西周时期所设置的内宫官职,类似如今的幼儿园老师。“阿”、“可”二字在上古时期读音相同。在典籍《礼记·内则》中记载:“阿者,王族保育孺子,需从‘诸母’、‘阿者’中选出‘慈母’、‘保姆’来充任。”后王族以长老来教养监护王室弟子,所选教师皆称之为“阿”,学识渊博、严慈兼备,负责服侍、教育王族贵胄的子弟。以后,“阿”作为从政治上监护君王的长老,就成为君王的特别辅弼大夫,遂成官称。
在阿者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阿氏,读音作kē(ㄎㄜ)。
阿姓起源二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卫国之邑阿泽,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阿泽,亦称柯泽,最初为春秋时期卫国柯邑的一个地名,在今山东省东阿县西南部,是一个大湖,因在卫国的柯邑,所以卫国人称其作“柯泽”,后被齐国夺去。到战国时期,齐国人改称其为“阿泽”。
据史籍《左传·襄公十四年》中记载:“卫献公戒孙文子、宁惠子食,皆服而朝。日旰不召,而射鸿于囿。二子従之,不释皮冠而与之言。二子怒。孙文子如戚,孙蒯入使。公饮之酒,使大师歌《巧言》之卒章。大师辞,师曹请为之。初,献公有嬖妾,使师曹诲之琴,师曹鞭之。献公怒,鞭师曹三百。故师曹欲歌之,以怒孙子以报公。献公使歌之,遂诵之。蒯惧,告文子。文子曰:‘君忌我矣,弗先。必死。’并帑于戚而入,见蘧伯玉曰:‘君之暴虐,子所知也。大惧社稷之倾覆,将若之何?’对曰:‘君制其国,臣敢奸之?虽奸之,庸如愈乎?’遂行,従近关出。献公使子蟜、子伯、子皮与孙子盟于丘宫,孙子皆杀之。四月己未,子展奔齐。献公如鄄,使子行于孙子,孙子又杀之。献公出奔齐,孙氏追之,败公徒于阿泽。鄄人执之。”卫献公姬衎是卫成公姬郑的曾孙,这个人昏庸无道,不讲情理。卫献公邀请他的大臣孙文子(孙林父)、宁惠子(姬殖)吃饭。这两个人很早就前去等候,但是两人从早晨一直等到太阳落山,也没有见到卫献公的影子。这时候一个随从走过来告诉他们说卫献公自己到苑囿中打猎去了,孙文子、宁惠子知道后非常生气,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便只好跟随他去苑囿面见卫献公。卫献公听说他们两人来了,竟然连衣服都不换,直接穿着打猎时的装束去接见他们,按照当时的礼节,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孙文子、宁惠子两人被这样不礼貌的举动彻底激怒了,他们二话没说,转身就走,随后带着自己的家人逃亡到了宿这个地方。
卫献公有一个小妾,非常喜好音乐,于是卫献公就请了一个曹国的著名乐师教她弹琴。那位乐师教课非常严厉,当卫献公的小妾琴弹得不好的时候,他就用鞭子打她,以示惩戒。而那位小妾不但不懂乐师的良苦用心,反而对他的惩罚怀恨在心,一心想找机会进行报复。于是,她就依仗卫献公对自己的宠爱,在卫献公面前用恶语谗毁曹乐师说:“大王,曹乐师这个人性格非常暴戾,奴婢练琴时稍有不慎,他就用鞭子抽打我,打得我是遍体鳞伤。”卫献公就听信了爱妾的谗言,对曹乐师的无礼感到非常愤怒,于是就将派人将曹乐师抽打了三百鞭。孙文子的儿子曾经多次侍候卫献公喝酒,所以与曹乐师很熟悉,并且关系十分要好。他看出父亲对卫献公非常愤怒,就一直想让自己的父亲起兵造反,但又不敢直言,于是就想了办法,邀请曹乐师到孙文子的府上去演唱《巧言》这首诗歌的末章,想以此来激怒父亲,去报复卫献公;而曹乐师因为怨恨卫献公曾经鞭打他,一直也心有不满,所以便同意去演唱,并且唱得很投入。孙文子果然被激怒了,于是就准备起兵造反。为了慎重起见,他先是去向蘧伯玉征求意见,蘧伯玉认为这件事事关重大,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便没有明确表态。孙文子见蘧伯玉态度如此不坚决,怕他泄露秘密,便下定决心立即行动。结果卫献公连夜逃跑,孙文子一直追到柯泽,在其地打败卫献公的护卫,卫献公却逃到了齐国。齐景公姜杵臼收留了卫献公并把他安置在了聚地。然后孙文子、宁惠子共同拥立了卫献公的叔父姬秋继承了王位,这就是卫殇公。卫殇公继位以后,分封了孙文子。后来,孙文子居功自傲、飞扬跋扈,丝毫不把卫殇公放在眼里,逐渐威胁到卫殇公的统治。这时候,孙文子正好与另一个权臣宁喜(宁惠子的儿子)因为争宠而互相憎恶,于是卫殇公便利用这一点,暗里支持宁喜去攻打孙文子。在卫殇公的帮助下,宁喜最终打败了孙文子,孙文子只好逃到晋国避难。为了报复卫殇公,孙文子就请求晋平公姬彪护送卫国原来的国君卫献公回国去取代卫殇公的统治。齐景公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便和卫献公一同会见晋平公谋求帮助。晋平公在他们的劝说下,决定讨伐卫国。为了便于讨伐顺利进行,就要先把卫殇公给捉住,因此,晋平公便诱骗卫国说两国要订立盟约,要卫殇公前来商谈具体的合作事宜。
由于晋国当时是首屈一指的强国,所以卫殇公得知晋平公要与自己合作订立盟约的消息以后非常高兴,丝毫没有多想便马不停蹄地前去会见晋平公。晋平公就暗地里派人逮捕了卫殇公和宁喜,然后,又发兵护送卫献公回国。在流亡十二年以后,卫献公终于回国复位了。复了位的卫献公不忘自己曾在柯泽被败的耻恨,将孙文子、宁惠子之族改姓为“柯”氏,然后驱逐出卫国。
到战国时期,柯氏一族因“柯泽”改称为“阿泽”,因此有人随之改称阿氏者,但读音仍作kē(ㄎㄜ)。著名的香港影视明星“小黑子”柯受良,就是该族后裔。
阿姓起源三
源于官位,出自两汉之际新朝官吏阿辅,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阿辅,是两汉之际王莽成功篡灭西汉后,仿周制所设置的一种官称,专职负责教导太子,是太子“四师四友”之一,官秩如同大夫。
四师是:师疑、傅丞、阿辅、保拂。当时,王莽以大司徒马宫为师疑,少府宗伯凤为傅丞,博士袁圣为阿辅,京兆尹王嘉为保拂,是为四师。这四个人学识渊博、为人老成,因此被王莽指定为太子王临的辅弼大臣。
四友是:胥附、奔走、先后、御侮。当时,王莽以尚书令唐林为胥附,博士李充为奔走,谏大夫赵襄为先后,中郎将廉丹为御侮,是为四友。这四个人文武全才、机巧灵活,因此被王莽指定为太子王临的随身侍从。
新地皇四年(汉更始元年,公元23年)农历10月3日,王莽在渐台被杀,属官四散,在博士袁圣的后裔子孙中,有避灾难而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改称阿氏、辅氏。后在汉更始二年(公元24年)农历2月,更始帝刘玄到长安,下诏大赦:“非王莽子,他皆除其罪。”因此,大多数袁圣的后裔族人又改回为袁氏,但仍有迁逃于北地烧当羌族政权中以避国难的族人,仍称阿氏,世代相传至今,读音作kē(ㄎㄜ)。
阿姓迁徙分布
在青海省大通县的阿(a)家堡、阿(a)家台、下陶村等地的阿氏,祖先均系蒙古族,因为和汉族聚居多年,被当地的风俗习惯同化,但经过追根寻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更正民族,改汉为蒙。而这些家族都继承父辈民族,统一以蒙古族填报后代民族。而河北磁县高臾镇的阿氏,均系汉族。阿姓望居河南郡(汉高帝置郡。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河南郡:
①河南地,秦汉指内蒙古河套黄河以南。
②战国时称周雒邑王城为河南,汉置河南县。
③汉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
④唐又有河南道,为大行政区,辖河以南、淮以北的广大地区,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开元时从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叶以后又有河南节度使。
一、阿ā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上海之松江县,安徽之贵池,河南之卢氏,山西之太原、长治、运城,甘肃之酒泉,永登,青海之天峻,新疆之塔城、布蝴津等地均有分布。汉、满、彝、傣、土、藏、傈僳、达斡尔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风俗通》曰:“伊尹为阿衡,支孙以官为氏。”伊尹,商汤时重臣,曾任主管教养的阿衡之职,其后代支系子孙或以“阿”为氏。
2、《魏书·官氏志》载:北魏阿伏干氏、阿单氏、阿贺氏等,并改为单姓“阿”,则此当出自鲜卑族。
3、清代满族姓氏乌扎库氏、巴尔拉氏亦改为单姓“阿”,见《满族姓氏录》。
4、当今,不少民族取名时以“阿”字起首,如蒙古族或有名阿拉坦桑者,简而呼为阿拉坦。原为金库之意,后将其分为姓名两部分,而自谓姓“阿”。
5、达斡尔族有“阿尔丹”氏。或取其首音谐“阿”而为单姓。
6、土族之阿姓为名字所改。明洪武三年(1370年),元朝甘肃行省郎中失喇率部归附明朝,其孙名阿吉,后以阿为姓。一音ē。
二、阿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四川之通江等地有分布。汉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藏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并注其源:
1、其注引《风俗通》云:“伊尹为阿衡,支孙以官为氏。”“阿衡”为商代官名,主保护教养。
2、又引《河南官氏志》云:“阿伏氏及阿贺氏并改为阿。”此当出自鲜卑族。又,“阿伏干”氏 (按:此从《姓氏考略》;《辞源》作“阿伏于”) 亦改为阿氏。
3、达斡尔族之阿姓由“阿难”(或译作“鄂嫩”) 氏所改,取“阿难”之首音谐“阿”而为姓。
4、鄂伦春之阿姓,则由阿其格查依尔氏所改,取其首音谐“阿”而为单姓。注(3)、
4、见《中国人的姓名》。
三、阿
阿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阿姓起源:
1、商时伊尹为阿衡(官名,保护教养之官),支孙以官为氏,见《风俗通》。
2、北魏时阿伏干氏、阿伏氏、阿贺氏等均改为阿氏。
3、唐时右屯卫将军金城郡公阿罗憾,为波斯人,见桑原骘藏《隋唐西域人华化考引》。
4、明清时云南大理府邓川州知州阿氏,为白族。今白族姓。
5、明清时云南大侯州(今云县南)巡检司土巡检阿氏,为布朗族。
6、明时云南巨津州(在今丽江巨甸)同知阿氏、石门关巡检司土巡检阿氏,均为纳西族。今纳西族姓。
7、明时云南开化府新现寨(在今屏边西北)土舍、乌蒙乌撒东川镇雄怀德司(在今彝良)、蒙化直隶厅南涧土县丞、蒙化州(今巍山)土千夫长、蒗蕖州(今宁蒗)土知州均为阿氏,系彝族。今为彝族姓。
8、明清时云南永宁府土知州为阿氏,系蒙古族。
9、清时贵州安顺府土司阿姓,始于明洪武年间。
10、清时甘肃碾伯县(今青海乐都)土司阿氏,系蒙古人。
11、清满洲八旗姓巴尔拉氏、乌扎库氏等后均改为阿氏。今满族姓。
12、鄂伦春族阿其格查依尔氏,汉姓为阿。
13、达斡尔族德力根氏汉姓为阿。
14、土、傣、羌等族均有此姓。
阿姓名人:
阿薄,北魏时鹅青之禆将。阿其麟,明时代州人,嘉靖进士,知晋宁县。
郡望:河南。
阿姓古代名人
阿田可汉朝,字习阿,汉时纳垢酋裔,云南省马龙州人,弃隐云南省东部山谷,收集整理古代爨族文字,撰字如蝌蚪,二年始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有奇,称“书祖”。
阿桂清朝,字广庭,号云岩,章佳氏,原籍满洲正蓝旗,后被抬入正白旗。他出身于达官显贵之家,父亲阿克敦是乾隆朝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很受乾隆帝的器重。他自幼聪敏过人,“闻人谈史事,即了了,能记其大略”。雍正十年(1732年),十六岁的阿桂入官学读书,两年之后补为禀生。乾隆元年(1736),为副榜贡生,随后以父荫授大理寺丞,乾隆三年,中举,第二年补授兵部主事。此后,他春风得意,步步高升。乾隆八年以郎中的身份,充任中枢机构军机处的章京。然而,接二连三的打击,却几乎使他身陷囹圄。乾隆十一年,出任户部银库郎中的阿桂,因为库项被窃,以失察之罪被降调为吏部员外郎。乾隆十三年初,阿桂随兵部尚书班弟赴四川金川军营办事,因经略纳亲,川陕总督张广泗进剿大小金川失利,“株守半载,无尺寸功”,被逮捕处死,阿桂也被劾以“勾结张广泗,蒙蔽纳亲”,而交刑部审讯,后因乾隆帝念其父年老,只有阿佳这一儿子,才格外开恩,没有治他的罪,将其释放回家。这可说是阿桂在仕途上跌的一大跤。但阿桂毕竟是满洲贵族子弟,因而在被释放的第二年就得到重新起用,再任吏部员外郎。又五年,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由此渐登崇阶了。
河南郡:
①河南地,秦汉指内蒙古河套黄河以南。
②战国时称周雒邑王城为河南,汉置河南县。
③汉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
④唐又有河南道,为大行政区,辖河以南、淮以北的广大地区,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开元时从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叶以后又有河南节度使。
一、阿ā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上海之松江县,安徽之贵池,河南之卢氏,山西之太原、长治、运城,甘肃之酒泉,永登,青海之天峻,新疆之塔城、布蝴津等地均有分布。汉、满、彝、傣、土、藏、傈僳、达斡尔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风俗通》曰:“伊尹为阿衡,支孙以官为氏。”伊尹,商汤时重臣,曾任主管教养的阿衡之职,其后代支系子孙或以“阿”为氏。
2、《魏书·官氏志》载:北魏阿伏干氏、阿单氏、阿贺氏等,并改为单姓“阿”,则此当出自鲜卑族。
3、清代满族姓氏乌扎库氏、巴尔拉氏亦改为单姓“阿”,见《满族姓氏录》。
4、当今,不少民族取名时以“阿”字起首,如蒙古族或有名阿拉坦桑者,简而呼为阿拉坦。原为金库之意,后将其分为姓名两部分,而自谓姓“阿”。
5、达斡尔族有“阿尔丹”氏。或取其首音谐“阿”而为单姓。
6、土族之阿姓为名字所改。明洪武三年(1370年),元朝甘肃行省郎中失喇率部归附明朝,其孙名阿吉,后以阿为姓。一音ē。
二、阿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四川之通江等地有分布。汉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藏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并注其源:
1、其注引《风俗通》云:“伊尹为阿衡,支孙以官为氏。”“阿衡”为商代官名,主保护教养。
2、又引《河南官氏志》云:“阿伏氏及阿贺氏并改为阿。”此当出自鲜卑族。又,“阿伏干”氏 (按:此从《姓氏考略》;《辞源》作“阿伏于”) 亦改为阿氏。
3、达斡尔族之阿姓由“阿难”(或译作“鄂嫩”) 氏所改,取“阿难”之首音谐“阿”而为姓。
4、鄂伦春之阿姓,则由阿其格查依尔氏所改,取其首音谐“阿”而为单姓。注(3)、
4、见《中国人的姓名》。
三、阿
阿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阿姓起源:
1、商时伊尹为阿衡(官名,保护教养之官),支孙以官为氏,见《风俗通》。
2、北魏时阿伏干氏、阿伏氏、阿贺氏等均改为阿氏。
3、唐时右屯卫将军金城郡公阿罗憾,为波斯人,见桑原骘藏《隋唐西域人华化考引》。
4、明清时云南大理府邓川州知州阿氏,为白族。今白族姓。
5、明清时云南大侯州(今云县南)巡检司土巡检阿氏,为布朗族。
6、明时云南巨津州(在今丽江巨甸)同知阿氏、石门关巡检司土巡检阿氏,均为纳西族。今纳西族姓。
7、明时云南开化府新现寨(在今屏边西北)土舍、乌蒙乌撒东川镇雄怀德司(在今彝良)、蒙化直隶厅南涧土县丞、蒙化州(今巍山)土千夫长、蒗蕖州(今宁蒗)土知州均为阿氏,系彝族。今为彝族姓。
8、明清时云南永宁府土知州为阿氏,系蒙古族。
9、清时贵州安顺府土司阿姓,始于明洪武年间。
10、清时甘肃碾伯县(今青海乐都)土司阿氏,系蒙古人。
11、清满洲八旗姓巴尔拉氏、乌扎库氏等后均改为阿氏。今满族姓。
12、鄂伦春族阿其格查依尔氏,汉姓为阿。
13、达斡尔族德力根氏汉姓为阿。
14、土、傣、羌等族均有此姓。
阿姓名人:
阿薄,北魏时鹅青之禆将。阿其麟,明时代州人,嘉靖进士,知晋宁县。
郡望:河南。
一、阿ā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上海之松江县,安徽之贵池,河南之卢氏,山西之太原、长治、运城,甘肃之酒泉,永登,青海之天峻,新疆之塔城、布蝴津等地均有分布。汉、满、彝、傣、土、藏、傈僳、达斡尔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风俗通》曰:“伊尹为阿衡,支孙以官为氏。”伊尹,商汤时重臣,曾任主管教养的阿衡之职,其后代支系子孙或以“阿”为氏。
2、《魏书·官氏志》载:北魏阿伏干氏、阿单氏、阿贺氏等,并改为单姓“阿”,则此当出自鲜卑族。
3、清代满族姓氏乌扎库氏、巴尔拉氏亦改为单姓“阿”,见《满族姓氏录》。
4、当今,不少民族取名时以“阿”字起首,如蒙古族或有名阿拉坦桑者,简而呼为阿拉坦。原为金库之意,后将其分为姓名两部分,而自谓姓“阿”。
5、达斡尔族有“阿尔丹”氏。或取其首音谐“阿”而为单姓。
6、土族之阿姓为名字所改。明洪武三年(1370年),元朝甘肃行省郎中失喇率部归附明朝,其孙名阿吉,后以阿为姓。一音ē。
二、阿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四川之通江等地有分布。汉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藏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并注其源:
1、其注引《风俗通》云:“伊尹为阿衡,支孙以官为氏。”“阿衡”为商代官名,主保护教养。
2、又引《河南官氏志》云:“阿伏氏及阿贺氏并改为阿。”此当出自鲜卑族。又,“阿伏干”氏 (按:此从《姓氏考略》;《辞源》作“阿伏于”) 亦改为阿氏。
3、达斡尔族之阿姓由“阿难”(或译作“鄂嫩”) 氏所改,取“阿难”之首音谐“阿”而为姓。
4、鄂伦春之阿姓,则由阿其格查依尔氏所改,取其首音谐“阿”而为单姓。注(3)、
4、见《中国人的姓名》。
三、阿
阿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阿姓起源:
1、商时伊尹为阿衡(官名,保护教养之官),支孙以官为氏,见《风俗通》。
2、北魏时阿伏干氏、阿伏氏、阿贺氏等均改为阿氏。
3、唐时右屯卫将军金城郡公阿罗憾,为波斯人,见桑原骘藏《隋唐西域人华化考引》。
4、明清时云南大理府邓川州知州阿氏,为白族。今白族姓。
5、明清时云南大侯州(今云县南)巡检司土巡检阿氏,为布朗族。
6、明时云南巨津州(在今丽江巨甸)同知阿氏、石门关巡检司土巡检阿氏,均为纳西族。今纳西族姓。
7、明时云南开化府新现寨(在今屏边西北)土舍、乌蒙乌撒东川镇雄怀德司(在今彝良)、蒙化直隶厅南涧土县丞、蒙化州(今巍山)土千夫长、蒗蕖州(今宁蒗)土知州均为阿氏,系彝族。今为彝族姓。
8、明清时云南永宁府土知州为阿氏,系蒙古族。
9、清时贵州安顺府土司阿姓,始于明洪武年间。
10、清时甘肃碾伯县(今青海乐都)土司阿氏,系蒙古人。
11、清满洲八旗姓巴尔拉氏、乌扎库氏等后均改为阿氏。今满族姓。
12、鄂伦春族阿其格查依尔氏,汉姓为阿。
13、达斡尔族德力根氏汉姓为阿。
14、土、傣、羌等族均有此姓。
阿姓名人:
阿薄,北魏时鹅青之禆将。阿其麟,明时代州人,嘉靖进士,知晋宁县。
郡望:河南。
河南郡:
①河南地,秦汉指内蒙古河套黄河以南。
②战国时称周雒邑王城为河南,汉置河南县。
③汉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
④唐又有河南道,为大行政区,辖河以南、淮以北的广大地区,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开元时从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叶以后又有河南节度使。
一、阿ā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上海之松江县,安徽之贵池,河南之卢氏,山西之太原、长治、运城,甘肃之酒泉,永登,青海之天峻,新疆之塔城、布蝴津等地均有分布。汉、满、彝、傣、土、藏、傈僳、达斡尔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风俗通》曰:“伊尹为阿衡,支孙以官为氏。”伊尹,商汤时重臣,曾任主管教养的阿衡之职,其后代支系子孙或以“阿”为氏。
2、《魏书·官氏志》载:北魏阿伏干氏、阿单氏、阿贺氏等,并改为单姓“阿”,则此当出自鲜卑族。
3、清代满族姓氏乌扎库氏、巴尔拉氏亦改为单姓“阿”,见《满族姓氏录》。
4、当今,不少民族取名时以“阿”字起首,如蒙古族或有名阿拉坦桑者,简而呼为阿拉坦。原为金库之意,后将其分为姓名两部分,而自谓姓“阿”。
5、达斡尔族有“阿尔丹”氏。或取其首音谐“阿”而为单姓。
6、土族之阿姓为名字所改。明洪武三年(1370年),元朝甘肃行省郎中失喇率部归附明朝,其孙名阿吉,后以阿为姓。一音ē。
二、阿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四川之通江等地有分布。汉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藏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并注其源:
1、其注引《风俗通》云:“伊尹为阿衡,支孙以官为氏。”“阿衡”为商代官名,主保护教养。
2、又引《河南官氏志》云:“阿伏氏及阿贺氏并改为阿。”此当出自鲜卑族。又,“阿伏干”氏 (按:此从《姓氏考略》;《辞源》作“阿伏于”) 亦改为阿氏。
3、达斡尔族之阿姓由“阿难”(或译作“鄂嫩”) 氏所改,取“阿难”之首音谐“阿”而为姓。
4、鄂伦春之阿姓,则由阿其格查依尔氏所改,取其首音谐“阿”而为单姓。注(3)、
4、见《中国人的姓名》。
三、阿
阿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阿姓起源:
1、商时伊尹为阿衡(官名,保护教养之官),支孙以官为氏,见《风俗通》。
2、北魏时阿伏干氏、阿伏氏、阿贺氏等均改为阿氏。
3、唐时右屯卫将军金城郡公阿罗憾,为波斯人,见桑原骘藏《隋唐西域人华化考引》。
4、明清时云南大理府邓川州知州阿氏,为白族。今白族姓。
5、明清时云南大侯州(今云县南)巡检司土巡检阿氏,为布朗族。
6、明时云南巨津州(在今丽江巨甸)同知阿氏、石门关巡检司土巡检阿氏,均为纳西族。今纳西族姓。
7、明时云南开化府新现寨(在今屏边西北)土舍、乌蒙乌撒东川镇雄怀德司(在今彝良)、蒙化直隶厅南涧土县丞、蒙化州(今巍山)土千夫长、蒗蕖州(今宁蒗)土知州均为阿氏,系彝族。今为彝族姓。
8、明清时云南永宁府土知州为阿氏,系蒙古族。
9、清时贵州安顺府土司阿姓,始于明洪武年间。
10、清时甘肃碾伯县(今青海乐都)土司阿氏,系蒙古人。
11、清满洲八旗姓巴尔拉氏、乌扎库氏等后均改为阿氏。今满族姓。
12、鄂伦春族阿其格查依尔氏,汉姓为阿。
13、达斡尔族德力根氏汉姓为阿。
14、土、傣、羌等族均有此姓。
阿姓名人:
阿薄,北魏时鹅青之禆将。阿其麟,明时代州人,嘉靖进士,知晋宁县。
郡望:河南。
其他姓氏
[ 阿 ]字的同音字 - [ a,e,a ]
[ 阿 ]的同部首字 - [ 阝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