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学习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gōng ]

读音:gōng

拼音:gong

简繁:公

五笔:WCU

五行:木

部外:暂无

五笔:WCU

笔画:4画

吉凶:吉

仓颉:CI

结构:上下

郑码:OZS

四角:80732

区位:2511

统一码:516C

异体字:㒶,?,?

英汉互译:fair,equitable,public,duke

笔顺:撇、捺、撇折、点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 liáng ]

读音:liáng

拼音:liang

简繁:良

五笔:YVEI

五行:火

部外:暂无

五笔:HVEI

笔画:7画

吉凶:吉

仓颉:IAV

结构:上下

郑码:SXO

四角:30732

区位:3328

统一码:826F

异体字:?,?,?,?,?,?,良

英汉互译:good,virtuous,respectable

笔顺:点、横折、横、横、竖提、撇、捺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714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453

内容来源于:www.13xx.cn

起源

出自春秋时期陈国公子良之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子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上古西周时期,陈国公子名良,人称公子良,其后人就以他的爵位与名字合称得“公良”为姓氏,称公良氏。到了春秋晚期,公子良有个后代叫公良孺,去鲁国向孔子求学,成为孔门弟子,并受人尊重。他不仅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还曾在孔子周游列国时在蒲地(今河南长垣)救过孔子的性命,之后,公良氏一族名声大振。

公良氏族人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公氏、良氏、梁氏者,亦有维系公良氏复姓者,皆世代相传至今。公良氏族人皆尊奉公子良为得姓始祖。

公良氏复姓是古老的汉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五十三位门阀,得姓至今已有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公良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公良氏,是稀见的姓氏。据《姓氏考略》记载,鼻祖是春秋时期陈国公子良,公子良的后代合其称号中的“公”与名字中的“良”而姓了良。孔子的得意门生公良孺便是其后人。春秋时期陈国位于今河南省的淮阳一带。公良氏的得姓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现今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东至民权、宁陵,西至开封、尉氏,北至延津、长垣,南至杞县、雎县一带地区。

今河南省的商丘市民权县、宁陵县、开封市尉氏县、延津县、长垣县、杞县、雎县一带地区,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台湾省岛内,以及越南等地,均有少量公良氏族人分布。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东郡:东郡始建于秦始皇五年(庚申,公元前242年),取原魏国之地置东郡,包括河北大名府、山东东昌府、及长清县以西一带地区。西汉时期因之,治所在濮阳县(今河南濮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南部仆阳县及山东省东西部一带地区。东汉初其平中尝治武阳,臧洪为太守,又治东武阳。西晋朝时期废黜,东晋朝复置,在今河南滑县东部。北魏王朝徙治至滑台(今河南滑县),隋朝初期废黜,后曾以兖州为东郡,此兖州是由滑州(今河南滑县)改名而成,并非今山东省之兖州。南朝宋国再置东郡,在河南陈州府境。

陈留堂:以望立堂。

东郡堂:以望立堂。

一、公良gōng liáng

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陈公子良之后。”陈为舜后,妫姓,故公良氏当系出妫姓。郑樵则注:“仲尼时鲁人公良孺,“以字为氏”(按:《史记·仲尼弟子传》以孺为孔子弟子,字子乘)。此似以名为氏,系出姬姓,与《考略》之说有别。《中国姓氏大全》则云:“春秋时陈国有公良儒,为孔子弟子(见《史记》)。为陈公子良的后代。现代仍有此姓。”错谬显见,录以备考。

二、公良

公良姓分布:台湾台北有此姓。

公良姓起源:春秋时陈国公子良之后。

公良姓名人:

公良孺,春秋时陈国公族,贤而有勇,孔子弟子。

历史名人

公良姓古代名人

公良孺春秋时期,孔子弟子,陈国人,他不但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还曾在孔子周游列国时救过孔子的性命。孔子在离开陈国时路过浦国,去会见一个姓公孙的人,因为孔子说出了自己的政见,得罪了许多权贵,被一些人围攻,后被浦人扣留。在情况非常危急时,公良孺号召他的族人来帮助孔子。公良孺驾着五乘私车跟过来说,“划吾从夫子遇难于国,今又遇难于此,吾与夫子又再罹难,宁我斗死!”于是拔剑而出,与众人一道,准备同浦人大战,浦人害怕,就放了孔子,一个个都被吓跑了。公良孺的此番表现,岂非下是孔子主张的“勇者无惧?”

郡望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东郡:东郡始建于秦始皇五年(庚申,公元前242年),取原魏国之地置东郡,包括河北大名府、山东东昌府、及长清县以西一带地区。西汉时期因之,治所在濮阳县(今河南濮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南部仆阳县及山东省东西部一带地区。东汉初其平中尝治武阳,臧洪为太守,又治东武阳。西晋朝时期废黜,东晋朝复置,在今河南滑县东部。北魏王朝徙治至滑台(今河南滑县),隋朝初期废黜,后曾以兖州为东郡,此兖州是由滑州(今河南滑县)改名而成,并非今山东省之兖州。南朝宋国再置东郡,在河南陈州府境。

陈留堂:以望立堂。

东郡堂:以望立堂。

一、公良gōng liáng

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陈公子良之后。”陈为舜后,妫姓,故公良氏当系出妫姓。郑樵则注:“仲尼时鲁人公良孺,“以字为氏”(按:《史记·仲尼弟子传》以孺为孔子弟子,字子乘)。此似以名为氏,系出姬姓,与《考略》之说有别。《中国姓氏大全》则云:“春秋时陈国有公良儒,为孔子弟子(见《史记》)。为陈公子良的后代。现代仍有此姓。”错谬显见,录以备考。

二、公良

公良姓分布:台湾台北有此姓。

公良姓起源:春秋时陈国公子良之后。

公良姓名人:

公良孺,春秋时陈国公族,贤而有勇,孔子弟子。

姓氏源流

一、公良gōng liáng

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陈公子良之后。”陈为舜后,妫姓,故公良氏当系出妫姓。郑樵则注:“仲尼时鲁人公良孺,“以字为氏”(按:《史记·仲尼弟子传》以孺为孔子弟子,字子乘)。此似以名为氏,系出姬姓,与《考略》之说有别。《中国姓氏大全》则云:“春秋时陈国有公良儒,为孔子弟子(见《史记》)。为陈公子良的后代。现代仍有此姓。”错谬显见,录以备考。

二、公良

公良姓分布:台湾台北有此姓。

公良姓起源:春秋时陈国公子良之后。

公良姓名人:

公良孺,春秋时陈国公族,贤而有勇,孔子弟子。

堂号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东郡:东郡始建于秦始皇五年(庚申,公元前242年),取原魏国之地置东郡,包括河北大名府、山东东昌府、及长清县以西一带地区。西汉时期因之,治所在濮阳县(今河南濮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南部仆阳县及山东省东西部一带地区。东汉初其平中尝治武阳,臧洪为太守,又治东武阳。西晋朝时期废黜,东晋朝复置,在今河南滑县东部。北魏王朝徙治至滑台(今河南滑县),隋朝初期废黜,后曾以兖州为东郡,此兖州是由滑州(今河南滑县)改名而成,并非今山东省之兖州。南朝宋国再置东郡,在河南陈州府境。

陈留堂:以望立堂。

东郡堂:以望立堂。

一、公良gōng liáng

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陈公子良之后。”陈为舜后,妫姓,故公良氏当系出妫姓。郑樵则注:“仲尼时鲁人公良孺,“以字为氏”(按:《史记·仲尼弟子传》以孺为孔子弟子,字子乘)。此似以名为氏,系出姬姓,与《考略》之说有别。《中国姓氏大全》则云:“春秋时陈国有公良儒,为孔子弟子(见《史记》)。为陈公子良的后代。现代仍有此姓。”错谬显见,录以备考。

二、公良

公良姓分布:台湾台北有此姓。

公良姓起源:春秋时陈国公子良之后。

公良姓名人:

公良孺,春秋时陈国公族,贤而有勇,孔子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