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íng ]
读音:líng
拼音:ling
简繁:陵
五笔:BFWT
五行:火
部外:暂无
五笔:BFQT
笔画:11画
吉凶:吉
仓颉:NLGCE
结构:左右
郑码:YBOR
四角:74247
区位:3374
统一码:9675
异体字:䧙,夌,?,?,?,?,?,琌,陵
英汉互译:hill,mound,mausoleum
笔顺: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横、竖、横、撇、点、撇、横撇/横钩、捺
笔顺演示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1571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内容来源于:www.13xx.cn
陵姓主要源自:姚姓。
陵姓起源一
源于地名,出自远古帝王伏羲氏的诞生之地淩,属于以以居邑名称为氏。淩,就是传说中远古第一帝伏羲的诞生之地,因境内有淩水(今京杭大运河泗阳段),因以为地名,先秦时期改称泗水,设泗水郡。淩县,就是秦、汉之际阴淮平原的泗水郡淩县(今江苏泗阳西北部),汉武帝刘彻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置泗阳县,在古泗水北岸,故名。在汉末至三国的战乱时期,其地住民有避难而纷纷外迁者,为将来便于联络,便以居邑古名称为姓氏,即称淩氏,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或避难改姓为氏,后有简笔为凌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淩氏与姬姓凌氏族群没有任何干系,大都尊奉伏羲氏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姬姓凌氏合谱。
陵姓起源二
源于姚姓衍生姬姓,出自周文王姬昌的后裔,属于以官职名称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所载,周文王的第八个儿子姬封被周武王姬发封在西周之京畿内的古康国之地,称康叔,后周公旦建议周成王姬诵,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都封给了康叔,并建立了卫国,国都在卫(今河南淇县朝歌),史称“卫康叔”。卫康叔有个儿子在周王室为官“凌人”,他的后人就以其官职作为姓氏,由此产生了凌氏。凌人,亦称凌阴、凌室,是当时的一种掌冰政之官,也就是典籍《周礼》上所记载的:“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在史籍《姓纂》中记载:“康叔支子为周凌人,子孙以官为氏。”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上也记载:“卫康叔支子为周凌人,子孙以官为氏,吴志有凌统。”从这些文献来看,凌氏最初源自周文王的儿子姬封,由于在周天子的朝廷上担任叫做“凌人”的官,所以才“以官为氏”而姓了凌,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凌氏正宗。
该支凌氏族人皆尊奉姬康叔为得姓始祖。
陵姓起源三
源于官位,出自西汉时期官吏陵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陵令,亦称陵台令,西汉初期由汉高祖刘邦亲设的官职,专职负责守卫帝王陵墓,其职位高于同官秩的食宫令、寝庙令。后来的汉高祖之长陵、汉武帝之茂陵,皆各设陵令、食宫令、寝庙令各一人。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亦皆设有,但官秩降至七品,俸禄六百石。南北朝时期的北梁、北齐,曾一度改称为“陵监”。
在陵令、陵台令及其守陵的陵寝关防军将士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陵氏,后避其姓氏字的忌讳,改称为凌氏,世代相传至今。
陵姓起源四
源于官位,出自东汉、曹魏时期官吏凌江将军,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凌江将军,是东汉时期设置的一种军制官位,为东汉列将之一。到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设魏一人,官秩五品,专职掌控黄河以北蒙古、辽东地区的驻扎大军。按汉朝政治,武官比文官品位降一阶,是控制军队权力的一种体制,因此正五品武将领受的官秩俸禄实与从五品文官一样。
在凌江将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号为姓氏者,称凌江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凌氏、江氏,世代相传至今。
陵姓起源五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丘穆陵氏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有丘穆陵部落,亦部落名称为姓氏,称丘穆陵氏。
丘穆陵氏,亦称丘目陵氏、丘穆凌氏、丘目凌氏等,在北魏王朝于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之后,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的过程中,将丘穆陵氏改为汉字单姓,绝大部分族人改为穆氏,少部分人后来有改为凌氏者,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渤海郡: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河间郡:亦称河间府。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时期,治所在瀛州(今河北河间),到西汉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又改为河间国。北魏时期改回置郡,治所在乐成县(今河北献县)。此后或为郡,或为国。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除,隋朝大业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及唐朝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又改瀛州为河间郡,治所在河间县(今河北河间)。早期河间郡的统辖范围在今河北献县、交河、阜城、武强一带。
圣仁堂〔圣仁求正堂〕,以尧禅于舜,舜禅于禹,以圣明仁义而正得天下。
堂号
渤海堂:以望立堂。
河间堂:以望立堂。
立德堂:江苏立德堂
伐冰堂:江苏伐冰堂
积善堂:原址七都二甲(江苏金湖,安徽天长)
一、陵lí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鱼台,山西之太原、阳泉,广东之新会、高要等地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载其源:
1、“当出伏羲裔孙——商诸侯逢伯陵之后。”
2、“或丹朱孙陵之后。”丹朱,帝尧之子。此皆以名为氏。明代有陵茂,高邮人,永乐中任滦州同知;又有陵云,通道知县。
二、陵
陵姓分布:江苏武进、湖南攸县、山东新泰、安徽淮南、浙江萧山、台湾等地均有此姓。
陵姓起源:
1、伏羲裔孙、商时诸侯逢伯陵之后。
2、尧帝之子为丹朱,丹朱之孙为陵,其后有陵氏。
3、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大夫陵尹喜之后,以官为氏,见《姓考》。
4、鈆陵卓子之后改姓陵,见《吕氏春秋》。
5、春秋时陵子寿胡之后,见《姓源》。
陵姓名人:
陵茂,明时高邮州人,永乐中任滦州同知。
郡望:南阳。
渤海郡: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河间郡:亦称河间府。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时期,治所在瀛州(今河北河间),到西汉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又改为河间国。北魏时期改回置郡,治所在乐成县(今河北献县)。此后或为郡,或为国。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除,隋朝大业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及唐朝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又改瀛州为河间郡,治所在河间县(今河北河间)。早期河间郡的统辖范围在今河北献县、交河、阜城、武强一带。
圣仁堂〔圣仁求正堂〕,以尧禅于舜,舜禅于禹,以圣明仁义而正得天下。
堂号
渤海堂:以望立堂。
河间堂:以望立堂。
立德堂:江苏立德堂
伐冰堂:江苏伐冰堂
积善堂:原址七都二甲(江苏金湖,安徽天长)
一、陵lí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鱼台,山西之太原、阳泉,广东之新会、高要等地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载其源:
1、“当出伏羲裔孙——商诸侯逢伯陵之后。”
2、“或丹朱孙陵之后。”丹朱,帝尧之子。此皆以名为氏。明代有陵茂,高邮人,永乐中任滦州同知;又有陵云,通道知县。
二、陵
陵姓分布:江苏武进、湖南攸县、山东新泰、安徽淮南、浙江萧山、台湾等地均有此姓。
陵姓起源:
1、伏羲裔孙、商时诸侯逢伯陵之后。
2、尧帝之子为丹朱,丹朱之孙为陵,其后有陵氏。
3、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大夫陵尹喜之后,以官为氏,见《姓考》。
4、鈆陵卓子之后改姓陵,见《吕氏春秋》。
5、春秋时陵子寿胡之后,见《姓源》。
陵姓名人:
陵茂,明时高邮州人,永乐中任滦州同知。
郡望:南阳。
一、陵lí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鱼台,山西之太原、阳泉,广东之新会、高要等地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载其源:
1、“当出伏羲裔孙——商诸侯逢伯陵之后。”
2、“或丹朱孙陵之后。”丹朱,帝尧之子。此皆以名为氏。明代有陵茂,高邮人,永乐中任滦州同知;又有陵云,通道知县。
二、陵
陵姓分布:江苏武进、湖南攸县、山东新泰、安徽淮南、浙江萧山、台湾等地均有此姓。
陵姓起源:
1、伏羲裔孙、商时诸侯逢伯陵之后。
2、尧帝之子为丹朱,丹朱之孙为陵,其后有陵氏。
3、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大夫陵尹喜之后,以官为氏,见《姓考》。
4、鈆陵卓子之后改姓陵,见《吕氏春秋》。
5、春秋时陵子寿胡之后,见《姓源》。
陵姓名人:
陵茂,明时高邮州人,永乐中任滦州同知。
郡望:南阳。
渤海郡: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河间郡:亦称河间府。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时期,治所在瀛州(今河北河间),到西汉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又改为河间国。北魏时期改回置郡,治所在乐成县(今河北献县)。此后或为郡,或为国。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除,隋朝大业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及唐朝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又改瀛州为河间郡,治所在河间县(今河北河间)。早期河间郡的统辖范围在今河北献县、交河、阜城、武强一带。
圣仁堂〔圣仁求正堂〕,以尧禅于舜,舜禅于禹,以圣明仁义而正得天下。
堂号
渤海堂:以望立堂。
河间堂:以望立堂。
立德堂:江苏立德堂
伐冰堂:江苏伐冰堂
积善堂:原址七都二甲(江苏金湖,安徽天长)
一、陵lí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鱼台,山西之太原、阳泉,广东之新会、高要等地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载其源:
1、“当出伏羲裔孙——商诸侯逢伯陵之后。”
2、“或丹朱孙陵之后。”丹朱,帝尧之子。此皆以名为氏。明代有陵茂,高邮人,永乐中任滦州同知;又有陵云,通道知县。
二、陵
陵姓分布:江苏武进、湖南攸县、山东新泰、安徽淮南、浙江萧山、台湾等地均有此姓。
陵姓起源:
1、伏羲裔孙、商时诸侯逢伯陵之后。
2、尧帝之子为丹朱,丹朱之孙为陵,其后有陵氏。
3、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大夫陵尹喜之后,以官为氏,见《姓考》。
4、鈆陵卓子之后改姓陵,见《吕氏春秋》。
5、春秋时陵子寿胡之后,见《姓源》。
陵姓名人:
陵茂,明时高邮州人,永乐中任滦州同知。
郡望:南阳。
其他姓氏
[ 陵 ]字的同音字 - [ ling ]
[ 陵 ]的同部首字 - [ 阝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