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学习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wàng ]

读音:wàng

拼音:wang

简繁:望

五笔:YNEG

五行:水

部外:暂无

五笔:YNEG

笔画:11画

吉凶:吉

仓颉:YBHG

结构:上下

郑码:SHQC

四角:07104

区位:4591

统一码:671B

异体字:琞,?,?,?,?,朢,望

英汉互译:to look at,look forward,to hope,expect

笔顺:点、横、竖提、撇、横折钩、横、横、横、横、竖、横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672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13xx.cn

起源

望姓主要源自:姜姓、芈姓。

望姓起源一

源于职业,出自周王朝时期楚国祭司望人,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望人,亦称作朢人,是一种古祭司职业名称。在夏、商、周时期,祭祀是人类的重大社会活动之一,祭司是最受人尊崇的职业。在祭祀

活动中,有四种祭拜是属于最崇高的:一是祭拜日月天地,二是祭拜山河农稷,三是祭拜祖先神灵,四是祭拜君主王侯。在这四种祭祀活动中,凡属于远距离祭拜的过程,均称为“望祭”,由资深众敬的祭司操持祭祀,该祭司就被世人称作“望人”,王族贵胄称其为“望子”。“子”是尊称。在上古时期,祭拜日月、山川的活动称作朢祭或朢拜;祭拜祖先的活动称作望祭或望拜,而祭拜君王的活动则称作“祭”或“拜”,由专职祭司在指定时间操持举行,后逐渐统一称为“望”。在典籍《书·舜典》中记载:“望,于山川。皆一时望祭之。”在史籍《春秋公羊传》中记载:“望者何,望祭也。”后来,随着人类对自然与社会事物、规律的逐渐了解和掌握,“望”字渐渐失去了其原义,仅成为“有距离的瞻视”之意义。这在典籍《说文解字》中有明确解释:“日月之望作朢,瞻望之望作望。今通作望,而古文制字之义遂亡。”

在望人、朢人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职业称谓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望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望氏,读音作wàng(ㄨㄤˋ),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今河南望氏一族即源出于“望人”之系。

望姓起源二

源于姜姓,出自商末周初西周开国功臣姜尚,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姜尚,亦称吕尚、姜太公、齐太公、子牙公、太公望,字子牙,号飞熊,生于东海(今山东郯城),是西周初期诸侯大国齐国的开国之祖。转说,姜尚大半生在穷困潦倒中度过,年老而穷困,终日在江边钓鱼。借垂钓之名来观望时局,使自己的才华得以施展。故其钓鱼用直钩且不放鱼饵,别人问其缘由,他说“愿者上钩”。其实,姜尚钓鱼是假,以怪异举动等待周文王姬昌的赏识是真。其后,“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成为妇孺皆知的事。周文王(西伯侯)将外出打猎,命太史编占卜出行的地点及吉凶征兆,太史编经过占卜,对周文王说:“所获非龙非丽彡,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文王出猎,路经渭水之滨,果然遇见姜尚于钓鱼台垂钓。两人一见如故,交谈后周文王大悦,说:“自从我的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果真是你啊?我的太公望之久矣。”于是二人一同坐车回城,周文王立姜尚为国师,称“太公望”。周文王所称的“太公”,就是他的祖父周太公,即古公亶父,他一直期望周族能雄有天下。从此,姜尚号称为“太公望”。

姜尚的后裔子孙万万千千,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举世称号“太公望”为姓氏者,曾一度称太公氏,传说,后在周穆王姬满执政时期(公元前976~前922年),太公氏皆谦而改称为望氏,读音作wàng(ㄨㄤˋ),世代相传至今,是为齐鲁望氏。

望姓起源三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晚期楚国伍子胥之赐,属于以长者赐姓为氏。相传,伍子胥避难从伍婿庙(今湖北巴东官渡口)路过,与一位当地女子结好,并有了后代。不久,伍子胥继续奔往吴国,临走出家门时,那女子向他给孩子讨个名份。伍子胥立在门口,久久没有出声。良久之后,他回过头来意味深长地望了一眼,便头也不回地走了。那女子是个及其有灵性之人,在众人都在沮伤之时,她却喜形于色。众人奇怪地问她:“喜从何来?”她说:“公子回头一望,分明是赐给孩子的姓就是望,他这是希望儿子将来有出息哩。”一番好口彩,把个望氏一锤定音。后来,由此繁衍的望氏人家就修了一座纪念伍子胥的伍婿庙。随着时间的久远,家族的隐私逐渐淡化,如今成了历史遗痕,可该支望氏却千秋传下,读音作wàng(ㄨㄤˋ)。

今荆楚望氏一族即有源出于该“望子成氏”之系。

望姓起源四

源于官位,出自魏、晋时期官吏望候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望候郎,亦称悟候郎、灵台郎,是曹魏国末期设置的一种重要官位,至两晋时期一直沿用。望候郎是太史令的下属从官之一,其主要职责就是掌管四季气候、物候、以及天文之事,合有今中央气象局和国家天文台的职能,在西晋末期到东晋时期,望候郎之职有世袭惯例。

在望候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位姓氏者,称望候氏,在五胡十六国时期省文简化为单姓望氏、侯氏等,该支望氏读音作wáng(ㄨㄤˊ)。今荆楚望氏一族即有源出于“望候郎”之系。

得姓始祖

姜尚、伍子胥。

望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五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五百九十五位,以营丘、魏兴为郡望。

营丘:

古称缘陵,今山东昌乐县,故址位于今齐都镇河崖头村西约二百米处的韩信岭一带,齐国故城大城内东北角。营丘为姜太公初封地。宋朝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始置昌乐县,取昌盛安乐之意而得名,此后一直沿用。1994年11月1日,撤销平原乡、崔家庄乡、阿陀乡,设立平原镇、崔家庄镇、阿陀镇。1995年7月25日,撤销毕都乡、南郝乡、北岩乡、河头乡,设立青龙镇、南郝镇、北岩镇、河头镇;撤销漳河乡,以原漳河乡的行政区域设立高崖镇;将临朐县白塔乡的张家楼、东前韩、东后韩、东前河野、东后河野五个行政区和东窝铺、东白塔两个自然村划归高崖镇管辖。1996年6月28日,撤销临朐县白塔乡,设立昌乐县白塔镇,将原白塔乡所属的刘家沟、西寺后、东寺后、窝铺、白塔、史家沟、北段、山坡西沟、克家洼、卧牛石官庄、魏家沟、后河野、西前韩、南高家庄、山坡、西后韩、董家庄、栗行、建新、前河野、洛村、赵庄、孙家沟、北洋河、南洋河、大沟、闫家河、黄冢坡等二十八个村和临朐县大关镇的池子村划归白塔镇管辖,镇人民政府驻原白塔乡人民政府驻地;将原白塔乡所属的庞家河、西双山河、东双山河、李家沟、王家沟、大高家庄等六个村划归临朐县辛寨镇管辖,邬家官庄划归临朐县柳山镇管辖。1996年12月29日,撤销朱汉乡、大宅科乡,设立朱汉镇、大宅科镇。1997年7月9日,撤销北展乡,设立北展镇。2000年,昌乐县辖二十个镇、三个乡。

魏兴郡:

即今湖北省郧西县。明朝中叶,郧西建县。因位于郧县和郧山以西而得名,已有五百余年历史。该县的上津镇原为“上津县”,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一千四百余年。清朝初期撤上津县,划归郧西县属至今。夏、商时期,今郧西境的汉水流域中上游隶属禹贡梁州之域。至东周前期,今郧西县东部属绞国(先为聚落后为国,今郧西境),西南部属麇国(今羊尾山),西北部属丰(聚落,今山阳县)。春秋时期,其境为绞、麇二国之域。楚武王四十一年(公元前700年),楚国派兵灭绞国,其境东归楚国。楚文王元年和楚穆王元年(公元前689、625年),楚子两次伐麇国,麇国灭,地境西南属楚国。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秦军攻楚国于丹阳,楚军败,其境改属秦国,隶属于汉中郡。秦昭王元年(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秦楚和好,县境重归于楚国。战国时期的楚顷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秦始皇灭楚国后,改锡穴为锡县,隶属于秦国汉中郡。秦朝时期因袭旧制。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天河下游已设有长利县,郧西境东南属之,隶属于益州刺史部汉中郡。东汉顺帝永和五年 前(公元140年),省长利并入锡县,东部属锡县。东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农民起义军张鲁据汉中郡,县境属张鲁控制。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魏公曹操打败张鲁,地境属于西城郡(今安康北)。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汉中王刘备取襄阳后,地境为刘备所占,后因西城郡太守申仪降曹魏,县境为魏国所辖。三国时期,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改西城郡为魏兴郡,同时划锡县西北部(今湖北上津)设平阳县,与锡县并存,均隶属于魏兴郡(今陕西安康)。魏文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于锡县立锡郡,曹魏景初元年(公元237年)废。锡县、长利(今郧西、郧县境)均属于梁州汉中郡。西晋时期,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平阳县为晋兴,旋改兴晋,移魏兴郡治所于兴晋县内。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复设长利县。晋太康五年(公元284年)废长利人锡县,旋废锡置郧乡县,领今县境东南,治所今郧县,隶荆州魏兴郡。晋慧帝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兴晋县改属益州汉中郡。兴晋曾为成汉国李特父子管辖。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县境之长利、兴晋,隶荆州魏兴郡。东晋太和元年(公元366年),县境东属襄阳郡,西属汉中郡。前秦苻坚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县境西北部隶洛州(治所今山阳)之魏兴郡(今湖北上津),县东隶荆州南乡郡,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桓冲部将郭宝北伐,收复魏兴郡,县境复归东晋。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侨立南上洛郡移居魏兴郡。东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巴渠县、北上洛县侨居晋兴县(今上津),同隶梁州魏兴郡。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公元420~479年)、刘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地方设州郡两级政府,县境东属雍州顺阳郡(今郧县),南属南上洛郡(今郧县五峰),西北属北上洛郡(今上津),南北二上洛郡统属梁南秦二州(治所汉中)。宋后期,县境东属郧乡县,东南属锡县,均隶魏兴郡,西北属兴晋县,隶巴渠郡。上二郡均隶梁州。此时,南北二上洛郡仍侨立于郧乡县西,即原长利县。南朝肖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县境东为郧乡县,隶齐兴郡,县南为锡县,隶南上洛郡,县西北为兴晋县,隶北上洛郡。上洛县侨立兴晋。上三郡均隶复设之梁南秦二州。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底,梁州刺史翟远降魏,县境改属北朝北魏之东梁州(今安康)。南朝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冬月,北朝北魏东梁州刺史元罗降梁,县境重归南朝。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始建上津县。梁中大同元年(公元546年)以前,改北上洛郡(今上津)为南洛州,时领上津一郡,郡领上津一县,辖今县境西北部,县南仍属南上洛郡,隶询州(今陕西旬阳),县境东属齐兴郡,隶岐州(治所今房县)。北朝时期,西魏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西魏文帝派王雄平上津,取魏兴郡,置黄土县,辖上津西南一带。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于上津县东黄云铺设开元县,旋改开化。时上津郡领上津、开化、漫川三县,县境东南仍属郧乡县辖。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废并化、漫川二县,并入上律。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公元570年)前后,为州郡两级制。县东属武当郡,隶丰州(今湖北丹江口一带),县境西南属黄土县(今陕西蜀河口一带),县西北于今上津设上州,辖上津郡。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上津郡,存上津县,隶上洛郡(今陕西商县),东夏立郧乡县,隶淅阳郡(今河南淅川)。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复立上津郡;县境东另复长利县,隶淅阳郡(今河南淅川)。唐朝武德元年(隋末义宁二年,公元618年)改郡为州。县境东置黄沙县(旋省),隶均州,县西北废上州,上津县改属商州。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上设道,撤长利入郧乡,隶均州;撤锡县人平利,隶金州,统属山南道。五代后梁时,县境东属均州,隶宣化节度使,县西仍属商州,隶感化节度使。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县西南属金州,余未变。宋朝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以锡义山为界(今天蓬山至羊尾山一线),以东为郧乡县,隶均州京西南路;以西为上津县,属商州永兴军路。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划上津县(辖小鹤岭南一带)归金州,属利州东路。县东属郧乡县(包括今山阳西照川一带),属均州,隶京西南路。南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省丰阳(今山阳)入上津。宋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及宋淳年间(公元1241~1252年),丰阳、上津全为金过占领。元朝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锡义山以东原长利、郧乡等地改属郧县辖,隶均州襄阳路。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以户不及额,上津县降为镇,隶商州奉元路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上津一带划归郧县,隶均州襄阳路河南行省。元至正十九年至明洪武二年(公元1359~1369年),上津“豪民”张子贵聚众结寨反元,占领上津、旬阳、白河等地,自号平章,长达十年。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农历7月,明军大将邓愈击败元将李思奇,收编张子贵,复设上津县、隶襄阳府。明洪武十年(公元1370年)裁上津人郧县。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农历5月,再复上津县,隶属未变。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冬,割郧县武阳西五里(二、三、四、五、六里),析上津东南津阳四里(今黄云、香口、马鞍、羊尾),建郧西县,与上津县并存,同隶郧阳府。县署设南门堡(今郧西县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改隶湖广布政使司所辖之郧阳府。清朝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裁上津县并人郧西县。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改隶湖北布政使司所领之郧阳府。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改隶湖北省安襄郧荆道之郧,阳府。民国初年,废府存道,郧西隶湖北襄阳道。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隶湖北第十一行政督察区(设郧县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隶湖北驻郧阳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11月郧西解放,县境划为三县辖。黄云铺以东为郧西县,金钱河流域为上关县(含山阳县漫川关、宽坪,旬阳县蜀何、洛河);一天门以西属镇安县(含原镇安县熨斗滩、茅坪)。以上三县均隶豫鄂陕(旋改鄂陕)边区第四专区(先驻黄云,后驻土门)。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6月成立陕南行署,改四专区为两郧专区,上述三县属之。1949年导月撤销上关县,镇安县政府迁回原址,恢复原郧西县辖境,隶属未变。1950年春,改隶湖北省郧阳专区。1952年~1965年冬,隶湖北省襄阳专区。1965年冬一1967年隶湖北省郧阳专区,1978年改称郧阳地区至今。

营丘堂:以望立堂,亦称缘陵堂。

魏兴堂:以望立堂,亦称郧阳堂。

一、wà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湖北之武昌、利川,湖南之益阳,河南之卢氏,甘肃之舟曲,安徽之泾县等地均有分布。汉族、白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姜姓。《风俗通》:‘齐太公望之后’。”归“以名为氏”之列。(按:《中国姓氏大全》称:“……出自姬姓。周代齐国始君姜太公望的后代”。既称其为“姜太公望的后代。”何以又确认其“出自姬姓”?显然有误。然而“太公望”,其号也,姓姜,名尚,字子牙。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太公望,东海人,四岳之裔。本姓姜氏,从其封,亦称吕氏。文王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后果遇尚于渭水之阳,与语大悦,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号‘太公望’。”郑樵称以名为氏,亦不确,当以封号。)(2)《中文大字典》注云:“古帝有望获者。《路史·三皇纪》:‘粤有天皇,是曰天灵,望获强奇。’(注):‘以获为名,以望为姓,字子润,号中天皇君。’”如此,则望姓不自姜尚之后始。南朝齐有望法泰;唐代有望千;明代有望子威,弘治进士;又有望增,常州府推官;清代有望君录,雍正癸卯进士。

二、

望姓分布:江西丰城、安徽淮南、湖南湘谭、贵州赤水、台湾、北京、湖南等地均有此姓。

望姓起源:

1、帝尧时有临侯望博,此为望姓之始,见《风俗通》。

2、系自姜姓。齐太公望之后,子孙以名为氏,见《风俗通》。

望姓名人:

望俨,宋景祐中登科。望君禄,清雍正癸卯进士。

郡望:魏兴。

历史名人

望姓古代名人

望法憘、望法泰南朝(公元?~497年待考),兄弟俩。著名齐国将领。奋武将军望法憘、宁朔将军望法泰皆为南北朝时期南齐明帝萧鸾执政时期的著名将领,北魏孝文帝元宏率魏军攻齐,二人在抵抗作战中阵亡,后分别被齐明帝追赠为羽林监、积射将军。

望姓近代名人

望云亭清末民国初(公元1854~1919年),名文祥,字桂丞;太平溪人(今湖北宜昌)。著名将领、政治家。少时以驾船为业。及长,入清营当兵,随督办新疆军务左宗棠部征新疆回民,攻克南路西四城,因功升守备。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望云亭随赵武毅军赴热河征“白莲教”,出任都司。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望云亭随直隶提督聂士成赴朝鲜与日寇作战,臀部受伤,近一月伤愈,复力战,连克连山关、分水岭诸要隘,功补游击。清、倭和议后,由盛京将军裕禄奏授镇远军副将。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望云亭又奉令赴河北各地征“义和拳”,克雄县、新城、固安等地。后因索饷打了权臣荣裕之侄(时任知府)一耳光,而获罪于朝,化装连夜出逃日本。在东京投靠立宪派名士汤化龙、徐树铮等。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秋,望云亭随汤化龙返国。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望云亭出任内蒙古伊克昭盟宣抚使。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9月,民国首届政府国务委员、海军部次长兼北伐军海军总司令汤芗铭督湘,召望云亭随行,出任湖南省第六区司令官兼道县知事。他在道县不到一年,竟杀害起义农民近千人。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望云亭被授零陵镇守使,晋升为陆军中将。当地仕绅感其“功”,在武官衙门前建一石亭,题名“望云亭”。后被群众捣毁,仅留其“何须大树”四字。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各省纷纷反对袁世凯复辟的洪宪制。到了4月,望云亭亦宣布湖北零陵独立。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望云亭因病赴北京就医,于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病逝于北京。

郡望

营丘:

古称缘陵,今山东昌乐县,故址位于今齐都镇河崖头村西约二百米处的韩信岭一带,齐国故城大城内东北角。营丘为姜太公初封地。宋朝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始置昌乐县,取昌盛安乐之意而得名,此后一直沿用。1994年11月1日,撤销平原乡、崔家庄乡、阿陀乡,设立平原镇、崔家庄镇、阿陀镇。1995年7月25日,撤销毕都乡、南郝乡、北岩乡、河头乡,设立青龙镇、南郝镇、北岩镇、河头镇;撤销漳河乡,以原漳河乡的行政区域设立高崖镇;将临朐县白塔乡的张家楼、东前韩、东后韩、东前河野、东后河野五个行政区和东窝铺、东白塔两个自然村划归高崖镇管辖。1996年6月28日,撤销临朐县白塔乡,设立昌乐县白塔镇,将原白塔乡所属的刘家沟、西寺后、东寺后、窝铺、白塔、史家沟、北段、山坡西沟、克家洼、卧牛石官庄、魏家沟、后河野、西前韩、南高家庄、山坡、西后韩、董家庄、栗行、建新、前河野、洛村、赵庄、孙家沟、北洋河、南洋河、大沟、闫家河、黄冢坡等二十八个村和临朐县大关镇的池子村划归白塔镇管辖,镇人民政府驻原白塔乡人民政府驻地;将原白塔乡所属的庞家河、西双山河、东双山河、李家沟、王家沟、大高家庄等六个村划归临朐县辛寨镇管辖,邬家官庄划归临朐县柳山镇管辖。1996年12月29日,撤销朱汉乡、大宅科乡,设立朱汉镇、大宅科镇。1997年7月9日,撤销北展乡,设立北展镇。2000年,昌乐县辖二十个镇、三个乡。

魏兴郡:

即今湖北省郧西县。明朝中叶,郧西建县。因位于郧县和郧山以西而得名,已有五百余年历史。该县的上津镇原为“上津县”,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一千四百余年。清朝初期撤上津县,划归郧西县属至今。夏、商时期,今郧西境的汉水流域中上游隶属禹贡梁州之域。至东周前期,今郧西县东部属绞国(先为聚落后为国,今郧西境),西南部属麇国(今羊尾山),西北部属丰(聚落,今山阳县)。春秋时期,其境为绞、麇二国之域。楚武王四十一年(公元前700年),楚国派兵灭绞国,其境东归楚国。楚文王元年和楚穆王元年(公元前689、625年),楚子两次伐麇国,麇国灭,地境西南属楚国。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秦军攻楚国于丹阳,楚军败,其境改属秦国,隶属于汉中郡。秦昭王元年(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秦楚和好,县境重归于楚国。战国时期的楚顷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秦始皇灭楚国后,改锡穴为锡县,隶属于秦国汉中郡。秦朝时期因袭旧制。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天河下游已设有长利县,郧西境东南属之,隶属于益州刺史部汉中郡。东汉顺帝永和五年 前(公元140年),省长利并入锡县,东部属锡县。东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农民起义军张鲁据汉中郡,县境属张鲁控制。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魏公曹操打败张鲁,地境属于西城郡(今安康北)。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汉中王刘备取襄阳后,地境为刘备所占,后因西城郡太守申仪降曹魏,县境为魏国所辖。三国时期,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改西城郡为魏兴郡,同时划锡县西北部(今湖北上津)设平阳县,与锡县并存,均隶属于魏兴郡(今陕西安康)。魏文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于锡县立锡郡,曹魏景初元年(公元237年)废。锡县、长利(今郧西、郧县境)均属于梁州汉中郡。西晋时期,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平阳县为晋兴,旋改兴晋,移魏兴郡治所于兴晋县内。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复设长利县。晋太康五年(公元284年)废长利人锡县,旋废锡置郧乡县,领今县境东南,治所今郧县,隶荆州魏兴郡。晋慧帝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兴晋县改属益州汉中郡。兴晋曾为成汉国李特父子管辖。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县境之长利、兴晋,隶荆州魏兴郡。东晋太和元年(公元366年),县境东属襄阳郡,西属汉中郡。前秦苻坚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县境西北部隶洛州(治所今山阳)之魏兴郡(今湖北上津),县东隶荆州南乡郡,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桓冲部将郭宝北伐,收复魏兴郡,县境复归东晋。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侨立南上洛郡移居魏兴郡。东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巴渠县、北上洛县侨居晋兴县(今上津),同隶梁州魏兴郡。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公元420~479年)、刘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地方设州郡两级政府,县境东属雍州顺阳郡(今郧县),南属南上洛郡(今郧县五峰),西北属北上洛郡(今上津),南北二上洛郡统属梁南秦二州(治所汉中)。宋后期,县境东属郧乡县,东南属锡县,均隶魏兴郡,西北属兴晋县,隶巴渠郡。上二郡均隶梁州。此时,南北二上洛郡仍侨立于郧乡县西,即原长利县。南朝肖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县境东为郧乡县,隶齐兴郡,县南为锡县,隶南上洛郡,县西北为兴晋县,隶北上洛郡。上洛县侨立兴晋。上三郡均隶复设之梁南秦二州。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底,梁州刺史翟远降魏,县境改属北朝北魏之东梁州(今安康)。南朝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冬月,北朝北魏东梁州刺史元罗降梁,县境重归南朝。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始建上津县。梁中大同元年(公元546年)以前,改北上洛郡(今上津)为南洛州,时领上津一郡,郡领上津一县,辖今县境西北部,县南仍属南上洛郡,隶询州(今陕西旬阳),县境东属齐兴郡,隶岐州(治所今房县)。北朝时期,西魏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西魏文帝派王雄平上津,取魏兴郡,置黄土县,辖上津西南一带。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于上津县东黄云铺设开元县,旋改开化。时上津郡领上津、开化、漫川三县,县境东南仍属郧乡县辖。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废并化、漫川二县,并入上律。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公元570年)前后,为州郡两级制。县东属武当郡,隶丰州(今湖北丹江口一带),县境西南属黄土县(今陕西蜀河口一带),县西北于今上津设上州,辖上津郡。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上津郡,存上津县,隶上洛郡(今陕西商县),东夏立郧乡县,隶淅阳郡(今河南淅川)。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复立上津郡;县境东另复长利县,隶淅阳郡(今河南淅川)。唐朝武德元年(隋末义宁二年,公元618年)改郡为州。县境东置黄沙县(旋省),隶均州,县西北废上州,上津县改属商州。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上设道,撤长利入郧乡,隶均州;撤锡县人平利,隶金州,统属山南道。五代后梁时,县境东属均州,隶宣化节度使,县西仍属商州,隶感化节度使。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县西南属金州,余未变。宋朝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以锡义山为界(今天蓬山至羊尾山一线),以东为郧乡县,隶均州京西南路;以西为上津县,属商州永兴军路。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划上津县(辖小鹤岭南一带)归金州,属利州东路。县东属郧乡县(包括今山阳西照川一带),属均州,隶京西南路。南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省丰阳(今山阳)入上津。宋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及宋淳年间(公元1241~1252年),丰阳、上津全为金过占领。元朝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锡义山以东原长利、郧乡等地改属郧县辖,隶均州襄阳路。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以户不及额,上津县降为镇,隶商州奉元路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上津一带划归郧县,隶均州襄阳路河南行省。元至正十九年至明洪武二年(公元1359~1369年),上津“豪民”张子贵聚众结寨反元,占领上津、旬阳、白河等地,自号平章,长达十年。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农历7月,明军大将邓愈击败元将李思奇,收编张子贵,复设上津县、隶襄阳府。明洪武十年(公元1370年)裁上津人郧县。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农历5月,再复上津县,隶属未变。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冬,割郧县武阳西五里(二、三、四、五、六里),析上津东南津阳四里(今黄云、香口、马鞍、羊尾),建郧西县,与上津县并存,同隶郧阳府。县署设南门堡(今郧西县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改隶湖广布政使司所辖之郧阳府。清朝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裁上津县并人郧西县。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改隶湖北布政使司所领之郧阳府。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改隶湖北省安襄郧荆道之郧,阳府。民国初年,废府存道,郧西隶湖北襄阳道。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隶湖北第十一行政督察区(设郧县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隶湖北驻郧阳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11月郧西解放,县境划为三县辖。黄云铺以东为郧西县,金钱河流域为上关县(含山阳县漫川关、宽坪,旬阳县蜀何、洛河);一天门以西属镇安县(含原镇安县熨斗滩、茅坪)。以上三县均隶豫鄂陕(旋改鄂陕)边区第四专区(先驻黄云,后驻土门)。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6月成立陕南行署,改四专区为两郧专区,上述三县属之。1949年导月撤销上关县,镇安县政府迁回原址,恢复原郧西县辖境,隶属未变。1950年春,改隶湖北省郧阳专区。1952年~1965年冬,隶湖北省襄阳专区。1965年冬一1967年隶湖北省郧阳专区,1978年改称郧阳地区至今。

营丘堂:以望立堂,亦称缘陵堂。

魏兴堂:以望立堂,亦称郧阳堂。

一、wà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湖北之武昌、利川,湖南之益阳,河南之卢氏,甘肃之舟曲,安徽之泾县等地均有分布。汉族、白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姜姓。《风俗通》:‘齐太公望之后’。”归“以名为氏”之列。(按:《中国姓氏大全》称:“……出自姬姓。周代齐国始君姜太公望的后代”。既称其为“姜太公望的后代。”何以又确认其“出自姬姓”?显然有误。然而“太公望”,其号也,姓姜,名尚,字子牙。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太公望,东海人,四岳之裔。本姓姜氏,从其封,亦称吕氏。文王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后果遇尚于渭水之阳,与语大悦,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号‘太公望’。”郑樵称以名为氏,亦不确,当以封号。)(2)《中文大字典》注云:“古帝有望获者。《路史·三皇纪》:‘粤有天皇,是曰天灵,望获强奇。’(注):‘以获为名,以望为姓,字子润,号中天皇君。’”如此,则望姓不自姜尚之后始。南朝齐有望法泰;唐代有望千;明代有望子威,弘治进士;又有望增,常州府推官;清代有望君录,雍正癸卯进士。

二、

望姓分布:江西丰城、安徽淮南、湖南湘谭、贵州赤水、台湾、北京、湖南等地均有此姓。

望姓起源:

1、帝尧时有临侯望博,此为望姓之始,见《风俗通》。

2、系自姜姓。齐太公望之后,子孙以名为氏,见《风俗通》。

望姓名人:

望俨,宋景祐中登科。望君禄,清雍正癸卯进士。

郡望:魏兴。

姓氏源流

一、wà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湖北之武昌、利川,湖南之益阳,河南之卢氏,甘肃之舟曲,安徽之泾县等地均有分布。汉族、白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姜姓。《风俗通》:‘齐太公望之后’。”归“以名为氏”之列。(按:《中国姓氏大全》称:“……出自姬姓。周代齐国始君姜太公望的后代”。既称其为“姜太公望的后代。”何以又确认其“出自姬姓”?显然有误。然而“太公望”,其号也,姓姜,名尚,字子牙。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太公望,东海人,四岳之裔。本姓姜氏,从其封,亦称吕氏。文王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后果遇尚于渭水之阳,与语大悦,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号‘太公望’。”郑樵称以名为氏,亦不确,当以封号。)(2)《中文大字典》注云:“古帝有望获者。《路史·三皇纪》:‘粤有天皇,是曰天灵,望获强奇。’(注):‘以获为名,以望为姓,字子润,号中天皇君。’”如此,则望姓不自姜尚之后始。南朝齐有望法泰;唐代有望千;明代有望子威,弘治进士;又有望增,常州府推官;清代有望君录,雍正癸卯进士。

二、

望姓分布:江西丰城、安徽淮南、湖南湘谭、贵州赤水、台湾、北京、湖南等地均有此姓。

望姓起源:

1、帝尧时有临侯望博,此为望姓之始,见《风俗通》。

2、系自姜姓。齐太公望之后,子孙以名为氏,见《风俗通》。

望姓名人:

望俨,宋景祐中登科。望君禄,清雍正癸卯进士。

郡望:魏兴。

堂号

营丘:

古称缘陵,今山东昌乐县,故址位于今齐都镇河崖头村西约二百米处的韩信岭一带,齐国故城大城内东北角。营丘为姜太公初封地。宋朝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始置昌乐县,取昌盛安乐之意而得名,此后一直沿用。1994年11月1日,撤销平原乡、崔家庄乡、阿陀乡,设立平原镇、崔家庄镇、阿陀镇。1995年7月25日,撤销毕都乡、南郝乡、北岩乡、河头乡,设立青龙镇、南郝镇、北岩镇、河头镇;撤销漳河乡,以原漳河乡的行政区域设立高崖镇;将临朐县白塔乡的张家楼、东前韩、东后韩、东前河野、东后河野五个行政区和东窝铺、东白塔两个自然村划归高崖镇管辖。1996年6月28日,撤销临朐县白塔乡,设立昌乐县白塔镇,将原白塔乡所属的刘家沟、西寺后、东寺后、窝铺、白塔、史家沟、北段、山坡西沟、克家洼、卧牛石官庄、魏家沟、后河野、西前韩、南高家庄、山坡、西后韩、董家庄、栗行、建新、前河野、洛村、赵庄、孙家沟、北洋河、南洋河、大沟、闫家河、黄冢坡等二十八个村和临朐县大关镇的池子村划归白塔镇管辖,镇人民政府驻原白塔乡人民政府驻地;将原白塔乡所属的庞家河、西双山河、东双山河、李家沟、王家沟、大高家庄等六个村划归临朐县辛寨镇管辖,邬家官庄划归临朐县柳山镇管辖。1996年12月29日,撤销朱汉乡、大宅科乡,设立朱汉镇、大宅科镇。1997年7月9日,撤销北展乡,设立北展镇。2000年,昌乐县辖二十个镇、三个乡。

魏兴郡:

即今湖北省郧西县。明朝中叶,郧西建县。因位于郧县和郧山以西而得名,已有五百余年历史。该县的上津镇原为“上津县”,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一千四百余年。清朝初期撤上津县,划归郧西县属至今。夏、商时期,今郧西境的汉水流域中上游隶属禹贡梁州之域。至东周前期,今郧西县东部属绞国(先为聚落后为国,今郧西境),西南部属麇国(今羊尾山),西北部属丰(聚落,今山阳县)。春秋时期,其境为绞、麇二国之域。楚武王四十一年(公元前700年),楚国派兵灭绞国,其境东归楚国。楚文王元年和楚穆王元年(公元前689、625年),楚子两次伐麇国,麇国灭,地境西南属楚国。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秦军攻楚国于丹阳,楚军败,其境改属秦国,隶属于汉中郡。秦昭王元年(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秦楚和好,县境重归于楚国。战国时期的楚顷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秦始皇灭楚国后,改锡穴为锡县,隶属于秦国汉中郡。秦朝时期因袭旧制。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天河下游已设有长利县,郧西境东南属之,隶属于益州刺史部汉中郡。东汉顺帝永和五年 前(公元140年),省长利并入锡县,东部属锡县。东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农民起义军张鲁据汉中郡,县境属张鲁控制。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魏公曹操打败张鲁,地境属于西城郡(今安康北)。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汉中王刘备取襄阳后,地境为刘备所占,后因西城郡太守申仪降曹魏,县境为魏国所辖。三国时期,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改西城郡为魏兴郡,同时划锡县西北部(今湖北上津)设平阳县,与锡县并存,均隶属于魏兴郡(今陕西安康)。魏文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于锡县立锡郡,曹魏景初元年(公元237年)废。锡县、长利(今郧西、郧县境)均属于梁州汉中郡。西晋时期,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平阳县为晋兴,旋改兴晋,移魏兴郡治所于兴晋县内。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复设长利县。晋太康五年(公元284年)废长利人锡县,旋废锡置郧乡县,领今县境东南,治所今郧县,隶荆州魏兴郡。晋慧帝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兴晋县改属益州汉中郡。兴晋曾为成汉国李特父子管辖。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县境之长利、兴晋,隶荆州魏兴郡。东晋太和元年(公元366年),县境东属襄阳郡,西属汉中郡。前秦苻坚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县境西北部隶洛州(治所今山阳)之魏兴郡(今湖北上津),县东隶荆州南乡郡,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桓冲部将郭宝北伐,收复魏兴郡,县境复归东晋。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侨立南上洛郡移居魏兴郡。东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巴渠县、北上洛县侨居晋兴县(今上津),同隶梁州魏兴郡。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公元420~479年)、刘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地方设州郡两级政府,县境东属雍州顺阳郡(今郧县),南属南上洛郡(今郧县五峰),西北属北上洛郡(今上津),南北二上洛郡统属梁南秦二州(治所汉中)。宋后期,县境东属郧乡县,东南属锡县,均隶魏兴郡,西北属兴晋县,隶巴渠郡。上二郡均隶梁州。此时,南北二上洛郡仍侨立于郧乡县西,即原长利县。南朝肖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县境东为郧乡县,隶齐兴郡,县南为锡县,隶南上洛郡,县西北为兴晋县,隶北上洛郡。上洛县侨立兴晋。上三郡均隶复设之梁南秦二州。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底,梁州刺史翟远降魏,县境改属北朝北魏之东梁州(今安康)。南朝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冬月,北朝北魏东梁州刺史元罗降梁,县境重归南朝。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始建上津县。梁中大同元年(公元546年)以前,改北上洛郡(今上津)为南洛州,时领上津一郡,郡领上津一县,辖今县境西北部,县南仍属南上洛郡,隶询州(今陕西旬阳),县境东属齐兴郡,隶岐州(治所今房县)。北朝时期,西魏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西魏文帝派王雄平上津,取魏兴郡,置黄土县,辖上津西南一带。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于上津县东黄云铺设开元县,旋改开化。时上津郡领上津、开化、漫川三县,县境东南仍属郧乡县辖。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废并化、漫川二县,并入上律。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公元570年)前后,为州郡两级制。县东属武当郡,隶丰州(今湖北丹江口一带),县境西南属黄土县(今陕西蜀河口一带),县西北于今上津设上州,辖上津郡。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上津郡,存上津县,隶上洛郡(今陕西商县),东夏立郧乡县,隶淅阳郡(今河南淅川)。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复立上津郡;县境东另复长利县,隶淅阳郡(今河南淅川)。唐朝武德元年(隋末义宁二年,公元618年)改郡为州。县境东置黄沙县(旋省),隶均州,县西北废上州,上津县改属商州。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上设道,撤长利入郧乡,隶均州;撤锡县人平利,隶金州,统属山南道。五代后梁时,县境东属均州,隶宣化节度使,县西仍属商州,隶感化节度使。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县西南属金州,余未变。宋朝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以锡义山为界(今天蓬山至羊尾山一线),以东为郧乡县,隶均州京西南路;以西为上津县,属商州永兴军路。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划上津县(辖小鹤岭南一带)归金州,属利州东路。县东属郧乡县(包括今山阳西照川一带),属均州,隶京西南路。南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省丰阳(今山阳)入上津。宋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及宋淳年间(公元1241~1252年),丰阳、上津全为金过占领。元朝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锡义山以东原长利、郧乡等地改属郧县辖,隶均州襄阳路。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以户不及额,上津县降为镇,隶商州奉元路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上津一带划归郧县,隶均州襄阳路河南行省。元至正十九年至明洪武二年(公元1359~1369年),上津“豪民”张子贵聚众结寨反元,占领上津、旬阳、白河等地,自号平章,长达十年。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农历7月,明军大将邓愈击败元将李思奇,收编张子贵,复设上津县、隶襄阳府。明洪武十年(公元1370年)裁上津人郧县。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农历5月,再复上津县,隶属未变。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冬,割郧县武阳西五里(二、三、四、五、六里),析上津东南津阳四里(今黄云、香口、马鞍、羊尾),建郧西县,与上津县并存,同隶郧阳府。县署设南门堡(今郧西县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改隶湖广布政使司所辖之郧阳府。清朝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裁上津县并人郧西县。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改隶湖北布政使司所领之郧阳府。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改隶湖北省安襄郧荆道之郧,阳府。民国初年,废府存道,郧西隶湖北襄阳道。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隶湖北第十一行政督察区(设郧县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隶湖北驻郧阳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11月郧西解放,县境划为三县辖。黄云铺以东为郧西县,金钱河流域为上关县(含山阳县漫川关、宽坪,旬阳县蜀何、洛河);一天门以西属镇安县(含原镇安县熨斗滩、茅坪)。以上三县均隶豫鄂陕(旋改鄂陕)边区第四专区(先驻黄云,后驻土门)。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6月成立陕南行署,改四专区为两郧专区,上述三县属之。1949年导月撤销上关县,镇安县政府迁回原址,恢复原郧西县辖境,隶属未变。1950年春,改隶湖北省郧阳专区。1952年~1965年冬,隶湖北省襄阳专区。1965年冬一1967年隶湖北省郧阳专区,1978年改称郧阳地区至今。

营丘堂:以望立堂,亦称缘陵堂。

魏兴堂:以望立堂,亦称郧阳堂。

一、wà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湖北之武昌、利川,湖南之益阳,河南之卢氏,甘肃之舟曲,安徽之泾县等地均有分布。汉族、白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姜姓。《风俗通》:‘齐太公望之后’。”归“以名为氏”之列。(按:《中国姓氏大全》称:“……出自姬姓。周代齐国始君姜太公望的后代”。既称其为“姜太公望的后代。”何以又确认其“出自姬姓”?显然有误。然而“太公望”,其号也,姓姜,名尚,字子牙。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太公望,东海人,四岳之裔。本姓姜氏,从其封,亦称吕氏。文王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后果遇尚于渭水之阳,与语大悦,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号‘太公望’。”郑樵称以名为氏,亦不确,当以封号。)(2)《中文大字典》注云:“古帝有望获者。《路史·三皇纪》:‘粤有天皇,是曰天灵,望获强奇。’(注):‘以获为名,以望为姓,字子润,号中天皇君。’”如此,则望姓不自姜尚之后始。南朝齐有望法泰;唐代有望千;明代有望子威,弘治进士;又有望增,常州府推官;清代有望君录,雍正癸卯进士。

二、

望姓分布:江西丰城、安徽淮南、湖南湘谭、贵州赤水、台湾、北京、湖南等地均有此姓。

望姓起源:

1、帝尧时有临侯望博,此为望姓之始,见《风俗通》。

2、系自姜姓。齐太公望之后,子孙以名为氏,见《风俗通》。

望姓名人:

望俨,宋景祐中登科。望君禄,清雍正癸卯进士。

郡望:魏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