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学习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xī ]

读音:xī

拼音:xi

简繁:夕

五笔:QTNY

五行:金

部外:暂无

五笔:QTNY

笔画:3画

吉凶:吉

仓颉:NI

结构:独体

郑码:RS

四角:27200

区位:4706

统一码:5915

异体字:汐,穸

英汉互译:evening,night,dusk,slanted

笔顺:撇、横撇/横钩、点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2213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13xx.cn

起源

①、古有夕国,古夕侯之后有夕姓、昔姓。(《风俗通》)

②、汉时巴板楯蛮七姓为罗姓、朴姓、督姓、鄂姓、度姓、夕姓、龚姓,其中有夕姓。(《后汉书》)

湖南娄底、甘肃甘谷、山西大同、河北献县、湖北武汉、江苏武进、贵州松桃等地均有此姓。

巴郡

秦于秦惠文王后元9年(前316年)置巴郡,郡治江州县(一说初置阆中县,后移治江州县,今中国重庆江北区),郡初辖江州(治今重庆江北区)、垫江(治今重庆合川区)、阆中、江阳、宕渠(治今四川渠县)、符县6县,后陆续新置5县。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仍置巴郡,次年,江阳、符县改属广汉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剌史部,巴郡置益州刺史部、郡治仍为江州县,辖江州(今重庆江北区)、垫江(今重庆合川区)、阆中、安汉(治今四川南充)、充国(治今四川南部县)、宕渠等11县。

汉和帝时(89――105年),增置宣汉(治今四川达州市),汉昌(治今四川巴中市)等3县。

东汉兴平元年(194年),益州牧刘璋将巴郡一分为三:垫江以北为巴郡,江州至临江(今重庆忠县)为永宁郡、朐忍(治今重庆云阳县)至鱼复(治今重庆奉节县)为固陵郡。

建安六年(201年),永宁郡复称巴郡,郡治江州县。南齐移治今重庆巴南区。

隋开皇三年(583年)巴郡废。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渝州为巴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又改巴郡为渝州。至此,巴郡的名称不再使用。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汉族、土家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入声”部,其注云:“后汉巴中渠帅有夕氏。巴郡七姓 (按:七姓指罗、朴、夕、鄂、度、袭)三曰 ‘夕’。”又,土家族本亦有夕姓,后或改为谢姓。《中国人的姓名·土家族》有载:“沓、昝、夕、鄂等姓,今土家族中已没有了……夕与谢音相似,可以说是土家族姓的变相保存。”三国时蜀有夕斌,为尚书令。

二、

夕姓分布:江苏武进有此姓。

夕姓起源:古有夕国,见《姓考》。古夕侯之后有夕氏、昔氏,见《风俗通》。汉时巴板楯蛮(土家族之先民)七姓有罗、朴、督、鄂、度、夕、龚,见《汉书》。

夕姓名人:

夕斌,东汉时蜀尚书令。

郡望:巴郡。

历史名人

夕姓古代名人

夕斌东汉,东汉时蜀略阳人。(《华阳国志》)

郡望

巴郡

秦于秦惠文王后元9年(前316年)置巴郡,郡治江州县(一说初置阆中县,后移治江州县,今中国重庆江北区),郡初辖江州(治今重庆江北区)、垫江(治今重庆合川区)、阆中、江阳、宕渠(治今四川渠县)、符县6县,后陆续新置5县。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仍置巴郡,次年,江阳、符县改属广汉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剌史部,巴郡置益州刺史部、郡治仍为江州县,辖江州(今重庆江北区)、垫江(今重庆合川区)、阆中、安汉(治今四川南充)、充国(治今四川南部县)、宕渠等11县。

汉和帝时(89――105年),增置宣汉(治今四川达州市),汉昌(治今四川巴中市)等3县。

东汉兴平元年(194年),益州牧刘璋将巴郡一分为三:垫江以北为巴郡,江州至临江(今重庆忠县)为永宁郡、朐忍(治今重庆云阳县)至鱼复(治今重庆奉节县)为固陵郡。

建安六年(201年),永宁郡复称巴郡,郡治江州县。南齐移治今重庆巴南区。

隋开皇三年(583年)巴郡废。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渝州为巴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又改巴郡为渝州。至此,巴郡的名称不再使用。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汉族、土家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入声”部,其注云:“后汉巴中渠帅有夕氏。巴郡七姓 (按:七姓指罗、朴、夕、鄂、度、袭)三曰 ‘夕’。”又,土家族本亦有夕姓,后或改为谢姓。《中国人的姓名·土家族》有载:“沓、昝、夕、鄂等姓,今土家族中已没有了……夕与谢音相似,可以说是土家族姓的变相保存。”三国时蜀有夕斌,为尚书令。

二、

夕姓分布:江苏武进有此姓。

夕姓起源:古有夕国,见《姓考》。古夕侯之后有夕氏、昔氏,见《风俗通》。汉时巴板楯蛮(土家族之先民)七姓有罗、朴、督、鄂、度、夕、龚,见《汉书》。

夕姓名人:

夕斌,东汉时蜀尚书令。

郡望:巴郡。

姓氏源流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汉族、土家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入声”部,其注云:“后汉巴中渠帅有夕氏。巴郡七姓 (按:七姓指罗、朴、夕、鄂、度、袭)三曰 ‘夕’。”又,土家族本亦有夕姓,后或改为谢姓。《中国人的姓名·土家族》有载:“沓、昝、夕、鄂等姓,今土家族中已没有了……夕与谢音相似,可以说是土家族姓的变相保存。”三国时蜀有夕斌,为尚书令。

二、

夕姓分布:江苏武进有此姓。

夕姓起源:古有夕国,见《姓考》。古夕侯之后有夕氏、昔氏,见《风俗通》。汉时巴板楯蛮(土家族之先民)七姓有罗、朴、督、鄂、度、夕、龚,见《汉书》。

夕姓名人:

夕斌,东汉时蜀尚书令。

郡望:巴郡。

堂号

巴郡

秦于秦惠文王后元9年(前316年)置巴郡,郡治江州县(一说初置阆中县,后移治江州县,今中国重庆江北区),郡初辖江州(治今重庆江北区)、垫江(治今重庆合川区)、阆中、江阳、宕渠(治今四川渠县)、符县6县,后陆续新置5县。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仍置巴郡,次年,江阳、符县改属广汉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剌史部,巴郡置益州刺史部、郡治仍为江州县,辖江州(今重庆江北区)、垫江(今重庆合川区)、阆中、安汉(治今四川南充)、充国(治今四川南部县)、宕渠等11县。

汉和帝时(89――105年),增置宣汉(治今四川达州市),汉昌(治今四川巴中市)等3县。

东汉兴平元年(194年),益州牧刘璋将巴郡一分为三:垫江以北为巴郡,江州至临江(今重庆忠县)为永宁郡、朐忍(治今重庆云阳县)至鱼复(治今重庆奉节县)为固陵郡。

建安六年(201年),永宁郡复称巴郡,郡治江州县。南齐移治今重庆巴南区。

隋开皇三年(583年)巴郡废。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渝州为巴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又改巴郡为渝州。至此,巴郡的名称不再使用。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汉族、土家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入声”部,其注云:“后汉巴中渠帅有夕氏。巴郡七姓 (按:七姓指罗、朴、夕、鄂、度、袭)三曰 ‘夕’。”又,土家族本亦有夕姓,后或改为谢姓。《中国人的姓名·土家族》有载:“沓、昝、夕、鄂等姓,今土家族中已没有了……夕与谢音相似,可以说是土家族姓的变相保存。”三国时蜀有夕斌,为尚书令。

二、

夕姓分布:江苏武进有此姓。

夕姓起源:古有夕国,见《姓考》。古夕侯之后有夕氏、昔氏,见《风俗通》。汉时巴板楯蛮(土家族之先民)七姓有罗、朴、督、鄂、度、夕、龚,见《汉书》。

夕姓名人:

夕斌,东汉时蜀尚书令。

郡望:巴郡。

[ 夕 ]的同部首字 - [ 夕 ]